
慈悲娘庙全景
果陇慈悲娘娘溯源
庄 瀚
根据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印光大师(1861—1940)文钞《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》载述:南北朝梁朝时期,观世音菩萨显圣于四川德阳善寂寺东壁、梁朝大臣张僧繇恭制的观世音佛像上面,光芒四射;唐嗣圣元年,公元684年,皇太后武则天从善寂寺迎请观音菩萨摹像入皇宫(唐初期,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,观世音改称观音),佛光再现,唐中宗李显赞叹不已(唐亡圣像流落于民间);北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,名士陈圣俞将此观音圣像敬献给宋徽宗,徽宗令画工摹临传于宫中,佛光益灿。
北宋宣和元年,宋徽宗(道君皇帝)把观世音菩萨更名为观世音大士,竖年,他又下诏复名为观世音菩萨。北宋宣和年间,大宋太师,福建仙游人蔡京第五子、宣和殿待制蔡鞗娶徽宗第四女茂德帝姬(公主)赵福金为妻。福金帝姬贤淑慈慧,崇祀观音,她把徽宗钦赐观音摹像带到驸马府,设壇供养。自此,观世音成为蔡府供奉菩萨,香火不断,世代相传。
南宋绍定三年,公元1230年,福建晋江青阳庄古山迎娶晋江望族蔡府后人、宝谟学士蔡次傅堂妹蔡五泰为妻,蔡五泰(1211—1266)系蔡府千金小姐,父母掌上明珠,小时慧根初植,笃信观世音菩萨;庄古山(1211—1265)出身晋江名门庄氏家族,系大宋三朝元老庄夏之又侄,廷署郎,博学多才,深得蔡府赏识。蔡五泰小姐在出嫁之时,从家传世代奉拜的观世音菩萨香炉,奉请香火带到夫家敬祀。南宋绍定年间,庄古山夫妇于青阳东街庄厝埕家居旁建一单间小宫—梅山亭,后人俗称祖佛祖宫,奉祀观世音菩萨香火。(观世音全称尊号为“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摩诃萨”,现青阳当地人把尊号简称为摩诃萨,即大菩萨。祖佛祖宫延今已历780多年)。
庄古山之子庄公从,宣教郎,于南宋景炎二年,公元1277年,变卖家资,随其表兄、潮州司户蔡若济和抗元英雄陆秀夫、张世杰等人,从泉州护送宋端宗进入潮汕;南宋祥兴二年,公元1279年,南宋朝廷灭亡后,庄公从携带大儿子庄敷言、二儿子庄清素到潮阳县南山渔湖塘口,即今普宁市果陇村创居,开枝生息。庄公从之父庄古山是闽南庄姓青阳始祖,堪舆家,精通玄学。庄公从为潮汕庄姓开基祖,小承家父熏陶,对风水地理颇有研究,他住居果陇后,沿寨中溪流寻找活地,选定官道路旁、寨东内溪出口处空地,庄公从勘定为凤地,东侧溪流潺潺,清风徐来,紫气迎晖,是礼佛的宝地。于是,庄公从在这片空地上搭建一小屋,供奉从青阳旧家请来的观世音菩萨香火。观世音慈航普渡,救苦救难,乡民有求必应,从此香火旺盛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,推行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,认为“天下无二道,圣人无二心。三教之立,虽持身荣俭之不同,其所济给之理一。”三教合一的思想后被清廷沿用。所以,自明以后,果陇人奉拜的佛教观世音菩萨逐渐融入道教文化,经历明清几百年演变而成为慈航大士,戴五凤冠,着霞帔,踏九品莲花,左右善财龙女侍奉。
自宋末元初之后,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小屋多次扩建,至清乾隆元年,公元1736年,小屋建设为小宫殿;清咸丰七年,公元1857年,进士庄起凤为答谢神恩,带头捐资扩建宫殿。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本,慈爱悲悯,救世利物,体现儒、释、道三教相济共生的大爱精神。“慈航普众生,悲念爱万民”,宫名定为“慈悲娘庙”,由庄起凤亲题石门匾;1983年、2000年重新修葺建设,成为有主殿、两侧厢房、宫前拜亭和大阳埕的现有格局。
慈悲娘娘有三个节日,即:
农历二月十九日:娘娘诞辰。
农历六月十九日:娘娘得道日。
农历九月十九日:娘娘出家日。
2017年11月18日于
果陇文化促进会
果陇村慈悲娘庙灵签
鸡笼山清朝秀才庄玉南著
一號
廟貌實尊崇; 慈帆即大雄
靈光常普照; 四境樂無窮
慈帆道人下山 上簽
二號
宇內久昇平;四海慶永清.
鄉間複何事;唯有讀與耕.
海水自有澄清日 中上簽
三號
渙然何所有;舉目盡文章.
成功如堯舜;千古冠百王
堯之天下讓舜 上簽
四號
新方可活人;配合有君臣.
對症以施**;靈丹效如神.
劉金錠服**得菩薩相救 上簽
五號
猷有兼為有;斯人本不凡.
如何被放脫;只為君信讒.
越王進西施破吳國 下簽
六號
香氣來沉沉;此處即竹林.
化身千萬億;救世唯一心.
觀音娘化身 上簽
七號
煙火萬人家;雞鳴狗吠嘩.
一村好圖畫;每在夕陽斜.
林大欽與翁萬達對詩 上簽
八號
萬事付東流;如何久不休.
耗財兼受辱;暗地自傷愁.
朱買臣之妻欲收碼頭複水 下簽
九號
古貌古衣冠;舉動自一端.
性情乖又僻;不合俗人看.
張松拜見曹操獻地圖入川 中下簽
十號
留心無益事;聰明誤一生.
迷途能知返;回頭是前程.
曹操斬楊修 中下簽
十一號
光陰真可惜;惜寸亦惜分.
勸君休浪蕩;萬事總由勤.
孫英報漂母 中下簽
十二號
生意何處無;心花怒發殊.
千紅兼萬紫;春色滿皇都.
順帝入皇都百花朝駕 上簽
十三號
蓮為君子花;遠觀色堪誇.
有時開並蒂;知是瑞到家.
張廷芳得李小姐 上簽
十四號
座既號為蓮;花開別有天.
生香原不斷;秋來色更鮮.
劉君瑞二子連得登科 上簽
十五號
上界是神仙;逍遙不計年.
超然塵世外;不染俗人緣.
韓仙子得道 中平簽
十六號
澤梁早無禁;功利自及民.
前朝有善政;至今稱好仁.
禁港捕魚 上簽
十七號
灑灑複洋洋;非顛亦非狂;
自是雲中鶴;舉止不尋常.
欽穆公遊月宮 下簽
十八號
柳往雪必來;征人久不回.
一聲聽奏凱;望眼盡都開.
薛仁貴回窯 上簽
十九號
枝枯則易推;葉稿則易落.
世事總如斯;物理無差錯.
達由枝射箭身亡 下簽
二十號
頭上有神襖;一點不可欺.
任你機密事;未做我先知.
伯公升殿 中平簽
二十一號
救貧有楊公;此地葬不窮.
龍穴砂水好;無關竅欲通.
楊公尋得福地 中平簽
二十二號
難題無易做;看破亦非難.
得機兼得勢;脫手如彈丸.
孔子與蔡公對詩 上簽
二十三號
平地一聲雷;驚得魂不回.
問誰知掩耳;失筷亦宜哉.
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 中平簽
二十四號
安然心無恙;吉人得天相;
行船遇順風;直破萬里浪.
兄弟富貴雙全 上上簽
二十五號
護身自由法;救世豈無功.
一切災難脫;萬姓樂春風.
魯智深成佛 上簽
二十六號
無事好惹事;捧虱上頭爬.
快活人不做;引賊來破家.
鄭三舍通賊 下簽
二十七號
年來好光景;一刻達千金.
及時且行樂;同聽雅絃音.
秦雪梅聽琴 上簽
二十八號
大惡真大惡;奸究從中作.
說是又說非;小人難測度.
曹操下江南周瑜用兵 下簽
二十九號
有蟻又有水;太高與太低.
此山本有氣;改葬莫遲疑.
司馬服拜井出泉 中平簽
三十號
收煞已太遲;不煞總是癡.
知難宜速退;做事欲把持.
龍井渡頭覆水難收 下簽
三十一號
慈本不掌兵;輕心令不行.
**中自有法;父子無人情.
楊六婿斬仔 上簽
三十二號
帆起遇狂風;千般波浪湧.
勸君且停舟;免得受驚恐.
蔡瑞明造洛陽橋 中平簽
三十三號
今人真正愈;剖腹去藏珠.
愛財不愛命;終歸都是無.
蔣英歌休妻 下簽
三十四號
共道難難難;針毯坐不安.
好得貴人力;解我心頭寬.
彭知府暗訪 中平簽
三十五號
仰足事父母;府足畜妻子.
衣食既有餘;何必為財死.
叔侄訴訟分家產 下簽
三十六號
法術本高強;叱石便成金.
莫道荒唐事;初平本性黃.
黃初平造反不成 中平簽
三十七號
雨算及時好;久旱來得早.
農夫喜不勝;稼穡歌唯寶.
洪亞貓求雨 上上簽
三十八號
昔為門下客;今作殿上臣.
人生本無定;豈可貌相人.
韓信登臺拜相 上簽
三十九號
同是一頑鐵;點化便成金.
此中有妙法;令人廢思尋.
廣能割席拒華歆 中平簽
四十號
求人甚登天;人情大抵然.
誰是無求者;無求便是仙.
呂蒙正夫妻財運未過 中上簽
四十一號
到時花自開;無需羯鼓推.
陽春原有腳;帶得眾芳來.
乾隆君逰石蓮 上簽
四十二號
處處逞干戈;家家歎奈何.
亂極何時治;心平氣自和.
春秋戰國 中上簽
四十三號
歡喜真歡喜;他鄉遇故知.
今夕複何夕;有酒斟酌之.
秦穆公得百里溪 上簽
四十四號
聲聞原不好;出門欲小心.
謹防惟二字;常得貴人臨.
關雲長過五關 中上簽
四十五號
起看是冰山;消溶實不難.
只有三冬好;春來必改觀.
海瑞救周進士 下簽
四十六號
逢看便稱奇;其事異可知.
勸君休見怪;則怪自消之.
上大夫與下大夫帶金過關 中平簽
四十七號
人立岩牆下;不壓亦都驚.
平穩事可做;僥倖切勿行.
孔明白城退司馬 下簽
四十八號
喜從天上降;福自眼前來.
千祥看雲集;笑臉一時開.
仙姬送仔 上上簽
四十九號
氣和人已平;勿樂自然輕.
從今知膳食;健康過一生.
關雲長割骨療毒 中上簽
五十號
浮雲何所有;山中自去來.
隨風無一定;只有空徘徊.
秦叔寶**寶馬不成 中下簽
五十一號
世上喜偏財;難保無禍災.
將金去搏玉;一去豈能回.
薛仁貴追**蓋蘇文 下簽
五十二號
音秘如金玉;其人在空穀.
自作世外人;不肯食天祿.
介子推不食周粟 下簽
五十三號
觀到鏡中花;看到水中月.
是********;誰悟此中訣.
李白抱月沉江死 下签
五十四號
自是好簽卦;失物易追尋.
不久自能出;無需費了心.
五子胥過關 上簽
五十五號
在天月正圓;在地花正鮮.
一時好光景;過此恐不然.
柴鄭趙結拜 中下簽
五十六號
福本許人求;作善神降休.
笑他無福者;有善不知修.
王子求仙 中平簽
五十七號
庇得人間廣;無邊佛法多.
奇窮災難脫;到處念哆囉.
濟公活佛 上簽
五十八號
永錫無疆福;能生有道財.
財源常廣進;利路亦宏開.
八仙慶五母壽 上上簽
五十九號
千真共萬真;細看還是假.
魚目每混珠;指鹿難為馬.
秦趙高欺幼主 中平簽
六十號
秋色正清華;溪光入望奢.
一泓明似鏡;照眼最堪誇.
姜太公渭水遇文王 上簽
六十一號
添油即添丁;家門萬事興.
一觸簽註定;半點不加增.
中平罰油簽
|